起泡劑測試大比拚
所謂起泡劑(界面活性劑)就是一個分子中同時含有長鏈烷基之親油基及足以使油性部份在水中分散或溶解之親水基的化學物質總稱。
起泡劑(界面活性劑)必須具有下列基本性質:
(1) 表面吸附性。
(2) 表面面膜形成性及排列性。
(3) 表面張力降低性。
(4) 微胞 ( micell ) 形成性。
起泡劑(界面活性劑)分子可分為親油基(lipophilic group)、連結基與親水基(hydrophilic group)三部分,
溶於水後可視親油部分解離成陰離子、陽離子、兩性離子或不解離成離子,而分為陰離子性界面活性劑、陽離子性界面活性劑、兩離子性界面活性劑和非離子性界活性劑等四大類。
以上為網路資訊,若想知道更多資訊請上網搜尋。
因為小編不是化學專家,所以只能以使用者的角度來分析實測
城乙的10種起泡劑,它們的「清潔度、起泡度、刺激度」如何?
洗起來的感覺呢?能增稠嗎?
結果都在影片中喔!
椰子油起泡劑 Cocoamidopropyl Betaine 這裡買
建議用量:10%-40%
葡萄糖起泡劑(癸基葡萄糖甘) Decyl Glucoside 這裡買
建議用量:10%-40%
建議用量:25%-30%
不流淚界面活性劑 Disodium Laureth Sulfosuccinate 這裡買
建議用量:30%以下
氨基酸起泡劑 Potassium Cocoyl Glycinate 這裡買
建議用量:15%-40%
氨基酸起泡劑 滋潤型 TEA Cocoyl Glutamate 這裡買
建議用量:40%以下
弱酸性起泡劑 Ammonium Lauryl Sulfate 這裡買
建議用量:10%-40%
月桂醯肌氨酸鈉(氨基酸起泡劑鈉型) Sodium Lauroyl Sarcosinate 這裡買
建議用量:30%以下
脂肪醇界面活性劑 Fatty Alcohol C12-14 Ethoxylate 這裡買
建議用量:15%-30%
70%起泡劑 Sodium Lauryl Ether Sulfate(SLES) 這裡買
建議用量:10%-15%
總整理在此:
哪種起泡劑(界面活性劑)比較好呢?
其實,每種起泡劑都有它的優點和特性
不同起泡劑適合製作成不同類型的清潔用品。
端看您想要的清潔力、起泡力、刺激度,或是偏好哪一種洗感,來去挑選。
※此配方僅提供參考,因各種製作環境、用量與成分來源可能不同之因素無法保證成功率100%,請自行測試穩定度,如可自行負擔製作失敗之可能,MERU歡迎您成為手作體驗家。
※DIY產品均建議儘早用完以免變質。※若添加抗菌劑比例正確且無污染盡量於三個月內用完。
※建議裝填DIY產品前先消毒裝填的瓶罐,以免產品受到汙染。
※配方中若有添加精油,兒童與敏感肌膚請減量使用,孕婦請小心使用並先諮詢相關人員。
※本產品僅供外用,使用後若感不適請停止使用。
※使用DIY產品前,建議先做局部測試。
※請依個人肌膚狀況調整產品比例或請參考相關書籍。
※請避光保存於陰涼處,保持瓶蓋確實關緊,並請遠離火源,避免孩童拿取。
※依化粧品衛生管理條例規定,化粧品應由合法設立之化粧品工廠製造,個人自行製作之化粧品/DIY僅限自用,不得售予他人,以免觸法。